2013-5-10 上海中期 李宁
自2012年5月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迄今为止,白银期货运行已一年。由于合约本身的设计比较合理,上市以来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市场活跃度也明显好于其他金属。
白银期货的推出,为我国白银产业的生产、消费和贸易企业提供了价格指导,同时也为其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在促进现货市场发展、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及提高行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除了能满足避险需求和投资需求,同时也使上期所贵金属交易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白银期货是国内除了黄金期货之外上市交易的第二个贵金属期货品种,且为2012年国内期货市场首个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市场资金及相关企业均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由于白银期货比黄金期货的门槛低得多,只需1万元左右便可进行操作,且日内波动性也较大,因此,自上市以来,交投状况一直较为活跃。
各方参与积极,价格发现功能显现
白银期货上市以来,期现货价格显现出较强的联动关系,价差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在上市之初,白银期货与白银现货、外盘白银之间就已表现出了较强的相关性,且随着中国白银期货市场的逐渐发展,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白银期货上市以来的健康运行,得到了管理层的肯定和会员单位、白银企业以及投资者的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白银期货的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成交持仓相对分散,市场运行较为平稳。
与其他品种相比,白银期货的保证金比例设计更加有利于套保资金的介入,从上海期货交易所按照期货合约上市运行的不同阶段所收取的保证金比例来看,白银期货与黄金期货设计相同,有4个档次:7%、10%、15%、20%,该设计有别于铜、铝、铅、锌和螺纹钢、线材等多档比例,简化了交易保证金分档,降低了最高保证金比例,有利于提高和优化白银期货套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白银上市初期,外盘白银的价格处于下行通道,国内现货白银价格也屡屡下调,白银企业对利用期货市场参与套期保值的积极性较高。
企业利用白银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具体分为两种:一种是白银冶炼企业在白银期货价格行至7000—7500元/千克时,为了确保预期利润,将未来产量的大部分在期货市场上先行进行卖出保值;另一种是部分中小型白银贸易商为了保持未来一年甚至更长期的经销商地位,通常在上游市场买入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品牌的银锭,然后利用白银期货做卖出保值来确保每月的走货量。总体来看,白银期货的上市有助于我国白银现货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实现预期利润、平滑利润曲线。
美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白银期货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单边成交量即高达2100万手,成交总量高达31.9万吨,均位居全球前茅,其中,年成交量约占全球的15%,预计2013年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白银期货成交量所占的份额还会有所上升。
上市一年以来,白银期货受到了国内外白银行业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火爆的行情不仅吸引了广大投资者的热情追捧,而且包括白银矿山、白银贸易企业和白银下游需求企业在内的涉银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期货市场中来。白银期货上市以来的每波行情,都较为灵敏地反映了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国际白银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市场预期的变化,因此,白银期货较好地发挥了价格发现功能,所形成的价格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白银价格发现功能的初步显现,为企业客户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
逐步走向成熟,投资方式更加灵活
白银期货经过一年的运行,无论在期货界还是在白银现货行业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期货公司和专业期货投资者均加强了对白银现货市场的调研和白银期货商品属性的研究,而白银现货行业也加深了对白银期货金融属性的认识和把握,未来白银期货的市场运行将进一步走向理性和成熟。白银市场丰富的炒作题材使得白银期货充满投资机会,投资方式更加灵活,而白银金融属性的凸显,也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资金参与白银期货。
但白银价格波动性较大,易受国际宏观消息、突发事件的影响,且国际白银价格的活跃交易时段对应国内期货市场却是休市阶段,因此,国内的白银期货跳空缺口较多,相对来说,日内波动幅度较小,这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操作风险。鉴于此,证监会4月中旬表示,年内拟选择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黄金、白银期货开展连续交易(即夜盘交易)试点,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启动期货市场连续交易试点,初步预计,连续交易的相关准备工作年中基本就绪,年内可正式开始交易。连续交易的推出,将有利于国内客户及时消化国际市场信息,通过国内市场来更好地管理风险。
总体来看,白银期货走过了不平凡的元年,并以良好的表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以后白银期货的更大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运行一年以来,白银期货成交活跃,法人客户参与积极,其价格与国际市场、现货市场走势较为一致,价格发现功能初步显现,为白银企业客户提供了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后期随着白银期货各项制度规则的进一步完善,白银期货的市场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市场运行将更有效率、发展前景将更加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