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期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孙丽颖
2013年5月10日记者 韩益忠
白银期货上市至今已有一年时间,由于合约本身的设计比较合理,上市以来投资者参与热情较高,市场活跃度明显好于其他金属。昨日记者就一年来白银期货的表现专访了中期研究院行业研究员孙丽颖。
记者:白银期货上市,企业参与度热情高不高?
孙丽颖:从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尽管价格波动较大,但是风险基本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各类投资者都积极参与,现货企业纷纷申请套期保值交易,持仓量、成交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
2012年5月份至2013年3月份,白银总成交量为2566万手,占全国所有期货总成交量的1.56%;总成交额24786亿元,在所有品种中占比约1.30%。
随着企业参与度越来越高,白银期货持仓量也在不断增加,由最初的不到5万吨上升到4月中旬的25万吨,几乎翻了5倍,在全国商品总持仓量中所占比重也由不到0.5%增加到2.5%左右。1年以来白银期货平均持仓量将近20万吨,最高曾经达到31.8万吨。尽管持仓量相比铜和螺纹钢尚有差距,但是却已经达到铝、锌和橡胶等成熟品种的水平。
从成交量来看,白银1年来日均成交量达到23.8万手,最高曾达到80.56万手,仅次于铜、螺纹钢和橡胶,成交量远超过上期所其他品种。
记者:在一年时间里,白银期货波动蛮大,如何看待这样的波动?
孙丽颖:期货品种成交量与行情密切相关,在价格盘整阶段往往成交量都会下降,在价格剧烈波动的时候成交量又会放大。在白银上市初期受到市场炒新热潮的推动,日成交量迅速攀升,最高曾经达到80.6万手。接下来的三个月,白银价格经历了漫长的盘整阶段,成交量也快速下滑,到8月中旬滑落至10万手以下。8月中旬至9月底,在QE3刺激下贵金属出现一轮上涨行情,成交量开始有所回升,并急剧增长至60万手。随后几个月的时间,随着价格大起大落成交量也有所反复。4月中旬白银遭国际机构集中抛售出现了罕见的黑天鹅事件,白银成交量再次达到75.87万手的高位。整体看来,白银市场成交量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
除持仓量和成交量之外,市场活跃度也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成交持仓比均值维持在1.4左右,上市初期一段时间甚至高达7以上。目前其活跃度也仅次于焦炭、玻璃、螺纹钢、橡胶等与实体经济关联紧密的工业品,基本金属和农产品期货品种的活跃度都不及白银。
记者:目前白银与相关市场价格关联度怎样?
孙丽颖:近一年来,受国际宏观影响白银价格经历了多次大起大落,尤其是今年以来,国际基金抛售黄金的消息一直充斥着贵金属市场。各种不利言论给贵金属造成严重打压,由于与黄金价格走势密切相关,白银也未能幸免。国际白银价格跌破30美元强力支撑,至今跌幅已经超过30%,在其影响之下国内白银期货主力价格从年初的6600元/千克附近一路下跌,跌破了6000元、5000元等重要关口。尤其是4月12日以及15日外盘金银的大跌造成了国内贵金属期货连续两个跌停。
尽管价格波动十分剧烈,但是不同市场之间关联度一直都很高。白银期货与白银T+D的相关系数为0.9948,与伦敦银的相关系数为0.9849,与长江有色市场白银的相关系数为0.9857,与上海黄金期货的相关系数为0.9568,与伦敦黄金期货的相关系数为0.9672,均高于95%,显示白银期货无论是与国内外白银现货还是与黄金期货、现货的价格都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也说明了白银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
记者:未来开启连续交易后,白银期货是不是更添活力?
孙丽颖:经过一年的运行,白银期货市场也在不断完善,但是由于中国贵金属市场的特殊性有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目前,贵金属期货最大的缺陷就是跳空的问题,与外盘交易时间的不匹配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隔夜风险。因此,上期所一直都在筹划开启连续交易,并终于在4月份获批。夜盘交易推出后能够避免隔夜风险,弥补贵金属期货跳空缺陷。
有了夜盘交易,投资者就会向期货市场集中,有望对国内名目繁多的各类贵金属交易进行整合。从而使得中国的黄金、白银期货市场更加具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