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的自然属性及分类标准

自然属性及地位
  铅是常用的有色金属,其年产销量在有色金属中排在铝、铜和锌之后的第四位。铅的化学符号是Pb(拉丁语Plumbum),原子序数为82,是所有稳定的化学元素中原子序数最高的。密度11.34g/cm3,熔点327.5℃,沸点1740℃。有较强的抗放射性穿透的性能。铅是一种银灰色有光泽的重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生成一层氧化铅或碱式碳酸铅,使铅表面失去光泽并防止进一步氧化。铅的导电性能相当低,抗腐蚀性能很高;质柔软,延性弱,展性强。
  地壳中的铅常与锌、铜共生,构成铅锌矿或铅锌铜矿,其中除铅、锌、铜外,一般还含有金、银、铋、镉、铟、锗、锡等金属。因此,铅矿石需要通过预先选矿得到含铅40-70%的精矿才能进行冶炼。
  目前全球实现了工业化的铅冶炼工艺有前苏联的氧气闪速熔炼-电热还原法(基夫塞特(Kivcet))、QSL炼铅、富氧顶吹浸没熔炼法(ISA和Ausmelt炼铅)、卡尔多转炉炼铅、鼓风炉炼铅、氧气底吹炼铅(SKS)等。
  铅的消费领域集中在铅酸蓄电池、电缆护套、铅箔及挤压产品、铅合金、颜料及其他化合物、汽油添加剂、弹药和其他方面,其中铅酸蓄电池中铅的消费量占到总消费量的75%以上。
  铅在没有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能损失的情况下,可以完全回收,目前可进入循环链的铅有90%得到回收。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铅生产国和消费国,2009年精铅的产量达到355万吨,在世界总产量867万吨中占到41%;2009年中国铅消费量为333万吨,在世界总消费量822.5万吨中占到40%。

铅分类及质量标准
  铅锭分为大锭和小锭,小锭为长方梯形,底部有打捆凹槽,两端有突出耳部。大锭为梯形,底部有T形凸块,两侧有抓吊槽。小锭单重可为:48kg±3kg、42kg±2kg、40kg±2kg、24kg±1kg;大锭单重可为:950 kg±50kg、500 kg±25kg。根据国标GB/T 469-2005,国内铅锭按化学成分分为5个牌号:Pb99.994、Pb99.990、Pb99.985、Pb99.970、Pb99.940。

表 铅锭的化学成分


牌号

Pb不小于

化学成分%

杂质,不大于

Ag

Cu

Bi

As

Sb

Sn

Zn

Fe

Cd

Ni

总和

Pb99.994

99.994

0.0008

0.001

0.004

0.0005

0.0008

0.0005

0.0004

0.0005

-

-

0.006

Pb99.990

99.99

0.0015

0.001

0.01

0.0005

0.0008

0.0005

0.0004

0.001

0.0002

0.0002

0.01

Pb99.985

99.985

0.0025

0.001

0.015

0.0005

0.0008

0.0005

0.0004

0.001

0.0002

0.0005

0.015

Pb99.970

99.97

0.005

0.003

0.03

0.001

0.001

0.001

0.0005

0.002

0.001

0.001

0.03

Pb99.940

99.94

0.008

0.005

0.06

0.001

0.001

0.001

0.0005

0.002

0.001

0.002

0.06


(以上内容由安泰科提供)

 

 
上海期货交易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