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EN

期货日报:精准匹配产业需求 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记者 韩雨芙 



作为补充亚太原油基准定价的期货品种,上海原油期货在设计之初就将区域现货市场的特征考虑其中。事实上,为更好地服务市场需求,多年来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下称INE)持续优化调整上海原油期货现货基础。近年来,依托日益完备的原油现货基础及愈发凸显的亚太区域价格特征,上海原油期货切实有效地为实体产业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紧跟市场需求 不断优化现货基础

 

我国原油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自2018年以来进口依存度维持在7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约为1114万桶/日,其中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进口量占比超50%

 

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之初就以中质含硫原油为现货标的。可交割油种在上市初期共七类,包括迪拜(Dubai)原油、上扎库姆(UpperZakum)原油、阿曼(Oman)原油、卡塔尔海洋油(QatarMarine)、巴士拉轻油(BasrahLight)、马西拉(Masira)原油及胜利(Shengli)原油。

 

此后,由于伊拉克巴士拉轻油的现货品质下降,以及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SOMO)对巴士拉原油品级的重新划分和出口政策调整,20202022年,INE三次修订可交割油种标准,引入新巴士拉中油(BasrahMedium),以确保上海原油期货交割货源稳固。

 

另外,INE分别于2021年新增穆尔班(Murban)原油、2022年新增图皮(Tupi)原油为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通过扩充可交割货源进一步夯实了上海原油期货现货基础,并以多元化货种吸引更多境外投资者参与交割。INE2022年剔除马西拉原油,主要是因为2015年也门战争导致其生产基本停滞,其后马西拉原油产量维持低位,出口量亦基本趋零。

 

据中银期货能源研究员陆茗介绍,目前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共九类,其中七类为中东油种。Kpler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原油期货可交割油种进口量占比约23%,巴士拉中油进口占比小幅抬升至8.2%左右,阿曼原油进口占比维持在7%以上。

 

此外,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以来累计交割约2.31亿桶(单边,下同),月均交割约292万桶。上海原油期货仓单累计入库约1.18亿桶,其中中东油种累计入库1.17亿桶,占比超99%;阿曼原油、巴士拉轻油及上扎库姆原油累计入库量位列前三。截至20252月,上海原油期货仓单库存总量为954.1万桶,中东油种的仓单库存量为931.6万桶,占比高达97.64%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在现货升贴水收窄的背景下,穆尔班原油进口占比出现一定增长。同年,上海原油期货的穆尔班原油仓单入库量由零增至524.8万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期现联动的紧密性。

 

为更好地满足市场交割需求,多年来INE持续扩大上海原油期货的交割库。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原油期货共有10家交割仓库合计19个存放点,总核定库容1919万方,启用库容1332万方。

 

持续开展产业支持项目 助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多年来,INE推出各种产业支持活动,从引导实体产业以上海原油期货为贸易计价基准开始,逐步加深产业企业对衍生品市场的认知和理解,在提升行业对上海原油期货认可度的同时,帮助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思维,助力相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比如,INE推出的上期“强源助企”原油期货项目,鼓励企业在现货贸易中使用上海原油期货计价。陆茗表示,该类产业服务项目推出以来,国内主要石油贸易公司与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积极申请参与。前期参与者尝试以上海原油期货价格为基准价进行巴士拉轻油的现货贸易,考虑到巴士拉轻油为可交割油种,运用上海原油期货价格进行计价相对于外盘油价而言更具精准性。近年来,项目参与者由主营石油贸易公司拓展至民营企业,且计价对象扩展至可交割油种以外的中东油种。以此为契机,相关企业开始使用原油期货优化库存管理,并积极参与交割等环节,降低了原油进口成本,优化了企业的销售采购渠道。

 

此外,国内主营石油公司作为上海原油期货市场的重要参与方,2024年,在期货仓单出库后,首次完成了与集团原油已购现货进行互换的操作,是上海原油期货助力实体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的典型案例。

 

据相关资料显示, 20249月,我国大型国有石油公司将上期所交割库的原油资源供应至其日本合资公司的下属炼厂。据悉,穆尔班原油是该日本炼厂加工所需的主力油种之一。为降低炼厂原料采购成本,该公司经反复商讨测算研究,成功将上期所交割库的原油资源与合资公司已购资源进行换货操作。其国内公司和日本、新加坡公司联动配合,9月期货仓单注销出库后,25万吨(折合约185万桶)穆尔班原油于10月供应至日本炼厂。此次资源调配印证了该公司成功贯通境外炼厂原油供应的新渠道,亦凸显了上海原油期货切实服务实体企业现货需求。

 

看向未来,西安交大客座教授、独立经济学家景川表示,希望INE能够增加可交割原油数量,满足市场参与者的现货需求,应考虑增加交割油种,如WTI原油等,并进一步优化交割机制,增加仓单交易的灵活性。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系统权威的大宗商品基础数据和信息发布机制,提高中国大宗商品信息的透明度和信息发布频率,增强中国油气供需基本面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力。期待进一步推进石油人民币结算国际化,扩大油气等大宗商品进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比例,同时加强与国际能源市场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