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EN

中国有色金属杂志:期货力量助力广西铝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  朱逸慧

风云激荡,大浪淘沙,广西铝产业正在经历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深刻变革。有的企业初涉期货,用套期保值穿越极端行情;有的试水基差交易,构建风险缓冲垫;有的组建金融团队,将期货工具纳入战略核心;有的谋划联合突围,借期货市场争夺区域定价权……总而言之,在铝产业链的转型浪潮中,期货工具已从边缘选项跃升为关键变量,成为广西铝业破局突围的“金融重器”。

 

南国铝都串链成网

 

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关于重点项目审批》时明确指出,“广西平果铝要搞”。

 

七个字,一锤定音。199157日,总投资44.38亿元的平果铝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一次性投资最大和利用外资最多的有色金属建设项目,广西百色铝产业发展正式拉开了序幕。

 

“百色核心优势是其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探明累计储量7.3亿吨,远景储量10亿吨,分布在平果、田东、田阳、靖西等县市,也是整个广西铝储量最大的市。”百色铝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正却介绍道。除资源优势外,独到的地理位置也给铝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眼光向外,除了云南、广东等邻近省份,还能便捷接入整个东盟地区的资源和市场,大大便利了贸易往来。

 

吉利百矿集团田阳铝厂

 

历经三十余年艰苦创业,从铝土矿开采,到氧化铝、电解铝,再到铝精深加工、再生铝利用以及配套产业(碳素、烧碱等),百色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将产业链串联成网,发展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铝产业全产业链集聚区。据统计,至2024年底,百色总计产能为氧化铝1250万吨、电解铝237万吨、铝加工450万吨、再生铝430万吨、碳素145.5万吨。2024年,百色市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再创新高,铝产业实现产值1506亿元,同比增长21.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4.6%。同年,百色铝产业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为先进制造业集群。

 

从“广西平果铝要搞”到“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结构日趋丰富,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发展思路也需适时而变,配置资源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202172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开展期现结合服务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后,广西成了全国第一个整体部署开展期货和现货联动发展的省份。

 

20222月,广西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成立,以建设国际化的商品交易中心为目标,以市场为中枢构建平台生态体系,集聚生产、流通和服务资源并优化配置,促进商产融合,带动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这是百色市获得批准设立的首个从事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交易场所,也是广西首个获批设立的铝产品类交易场所。“运营三年以来,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500家,总交易规模累计近千亿,双边成交量超500万吨。”广西铝交易中心总经理周家宇介绍道。

 

期现联动破铝企风险管理困局

 

2022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政府和金融相关部门多次联合举办“中国—东盟大宗商品期现结合服务培训”等专题培训,提高铝产业相关企业对期货市场的认知程度,提升企业参与期货深度,促进广西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高效联动发展。

 

从不了解期货,到试水参与期货交易,再到期货与企业生产融为一体,目前广西铝企参与期货交易的进程不一,但共识是,期货发现价格、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的功能被逐步认可。

 

广西的铝企业多为中小型铝加工企业,从广西、云南、东南亚等地采购铝水及再生铝,生产出挤压材、板带材,再销往广东等地区,是较为常见的发展路径。对他们而言,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消费需求缩减、“内卷”竞争激烈、物流成本高昂等等,都可能成为风险敞口。

 

某铝加工厂堆存待处理的再生铝

 

“风险”和“价格”,是与铝企访谈时提及次数最多的关键词。“这两年铝价波动太大,加工费低迷,很多时候只能随波逐流,随市场变化恶意抛售,严重危害了企业健康发展。”在日前召开的广西铝企业座谈会上,有不少企业家直言最近“日子不太好过”。

 

为平衡市场风险,部分企业开始接触并运用期货工具,但碍于缺少经验、人才,目前尚在探索阶段,成效不够显著。“我们做实体的没了解过期货,很担心盲目参与后反而扩大风险敞口,或者演变为投机工具。”一家铝棒厂老板坦言入局隐忧,希望能在科学指导下先稳健做好传统套期保值业务。

 

有的企业希望从常态化参与传统套保中更进一步,结合期权、基差交易等工具,打出“组合拳”。“期货是企业抗风险的重要工具,适时利用期货做保值是我们企业在极端行情中存活至今的重要原因,但更进一步,套保如何选择合适时机、如何利用期货进一步锁定加工费是我们还在研究的问题。”广西超亚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春林说道。

 

有的企业希望在专业团队和技术工具的加持下,主动管理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今年以来,在特朗普关税政策等不确定因素扰动下,电解铝价格频繁波动,企业盈利持续承压,如果通过金融工具对冲风险,优化采销成本,是百矿需要思考的问题,”吉利百矿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铝冶炼是吉利百矿集团的支柱产业,当前包括电解铝、铝土矿、铝用碳素等,其中电解铝总年产能130万吨,以煤电铝一体化的模式,建设了新山、德保、田林、隆林等四个基地,产能规模广西第一。

 

“氧化铝期货上市给电解铝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套保思路,今年以来,我们与期货公司合作开展研究,通过价格模型测算进行跨品种套保,能够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锁定利润。”吉利百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外,吉利百矿还在着手推进设立百色交割库、注册百矿交割品牌等事项。

 

往前一步:从“定价”看“定位”

 

在此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深化合作,围绕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积极推动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关创新试点工作,为广西地区企业开展期现联动业务提供支持,引导广西企业更便捷、更有效地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促进广西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共同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百色铝产业引入期货价格作为拓展期现结合业务的基础成为双方的共识。经过多年运行,上期所的铝期货、氧化铝期货已经相对成熟,品种功能初步得到发挥,期货价格已经能够真实、客观、有效地反映现货市场的供需变化,为国内铝现货贸易活动提供良好的定价基础。上期所铝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和LME铝期货连续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94.87%,表明国内外期货市场高度联动。而在百色当地,铝水、铝棒、铝锭、铝合金、废铝等铝产品均缺少统一权威的指导价格。

 

“交易中心目前提供了从报价、交易结算到交割的全流程数字场景,客户在该场景中可以更加高效地接触客户、进行报价和成交,且有利于发现价格和安全履约,交易规模和便捷程度均有效提高,”周家宇告诉记者:“此前很多企业只采用现货价格结算,样本范围较窄,价格公允性时常遭到质疑,如今很多企业希望结合期货推出‘广西价格’,共同发声。”

 

定价思路的转变与定位的变化息息相关。对比来看,云南水电铝以含“绿”(电)量装点含金量,扛起了高质量发展的大旗,广东铝加工业早已在各领域展现了强大实力,两省均为铝产业强省。夹在中间的广西,需找到其独特优势,才能塑造核心竞争力。

 

从“跟着市场走”到“表达广西价格”,这意味着广西铝产业迈过了规模扩张的阶段,更聚焦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广西希望将期货工具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让期货逐渐嵌入蓬勃发展的广西铝产业,提升广西仓储物流水平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并基此发展出仓单交易、基差贸易、仓单融资等期现结合业务,书写“从资源大市到金融强市”的转型新篇。

 

20248月,广西铝交易中心通过与上期所上期综合业务平台加强合作,建设“广西铝交易中心报价专区”,以氧化铝、铝锭、铝棒、铸造铝合金等铝产品为试点,在平台发布产品信息及报价,买卖双方协商完成交易、结算及交收。通过报价专区,将上期所的铝期货、氧化铝期货乃至未来的铝合金期货价格引入到广西铝产业,成为当地氧化铝、铝锭、铝水、铝棒、铸造铝合金、废铝等铝产品的定价基准,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的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体系提供基础。

 

“百色铝产业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优做强铝主导产业,聚焦再生铝、冶金加工、冶金新材料三篇文章,强化铝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新增加一批‘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全力推进百色市铝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百色铝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正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