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EN

产融服务基地巡礼|浦发银行:探索产融新模式 助力实体破困境



浦发银行

探索产融新模式 助力实体破困境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将标准大宗商品套保交易作为业务载体,打通期货市场与现货场景的连接,实现采购+销售+套保一体化设计,为企业提供涵盖采购、财务、合规的全链条服务,凸显了金融机构在产业生态中的赋能作用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简称浦发银行)成立于1992年,1993年开业,1999年于上交所上市,总行设于上海。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其境内外设42家一级分行、超1700家网点,覆盖内地所有省级行政区及香港、新加坡、伦敦,拥有6万员工,形成国际化经营格局。浦发银行20244月作为银行机构获批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为了更好发挥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作用,深度融入产业实需,浦发银行不断迭代升级产品服务,打造了一站式的商品套保平台,提升产业链效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面临重构,产业链供应链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升,我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借金融之力,针对部分行业受关税战影响产能过剩及价格剧烈波动的大背景下,助力实体企业缓解生产-销售、采购-使用不匹配经营压力,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赢发展。浦发银行作为上期强源助企产融服务基地,深入大宗商品行业,以某实体企业的业务为切入点,探索出一套精准对接需求创新突破模式深化生态协同的产融结合新路子,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打造出可推广的浦发方案。

 

洞察行业痛点,明确服务方向

 

大宗商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产业链长、供求矛盾转换迅速、价格波动剧烈,企业经营面临诸多难题。浦发银行在走访该企业自有物流园时了解到,产业实体企业主要有两大诉求:为锁定价格和规格,现货采购需提前全额预付资金,但实际使用则在后,无法实现商品采购和使用期限匹配,带来库存闲置、业务受限等经营压力。面对这些问题,浦发银行牢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借助上海期货交易所(简称上期所)的市场生态和综合业务平台,以创新产品浦商银为突破口,从识别问题入手,通过深入产业场景,精准把握企业在生产、采购、销售、套保等深层需求,研究推出升级版浦商银业务模式。

 

推出保价稳供模式,突破发展瓶颈

 

针对该企业的具体需求,浦发银行推出保价稳供浦商银服务方案。通过该模式,企业与银行签署远期买入商品交易,银行为企业锁定未来买入商品的价格,确保企业按照预期价格买入商品原料,有效释放了套保交易与实际生产经营原材料使用间的基差风险,既支持企业锁定了采购商品的价格,又为企业确保商品供应,实现按需采购和轻库存管理的经营目标。


保价稳供模式可以满足企业如下需求:

 

1)财务方面,企业只需占用一定比例授信额度即可锁定未来采购商品的价格、重量和品质,且未来交割期限灵活,可随时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调整交割日期。这一业务模式缓解了企业现货采购的库存闲置压力,有效降低企业商品采购和使用的期限错配风险,助力企业轻资产经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优化采购成本。通过提前锁定未来采购商品的价格,助力企业无需提前支付全额货款,即可套保锁定未来的原料采购成本,又可以避免过度的资源占用,大幅优化企业优化原料采购模式。

 

这一模式的成功落地,既源于对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也得益于对金融市场工具的灵活运用。浦发银行将商品套保交易作为业务载体,实现采购+销售+套保一体化设计,凸显了金融机构在产业生态中的赋能作用。

 

深化生态协同与技术赋能,构建体系化服务

 

该企业案例的成功,是浦发银行拓展产融服务边界的新起点。浦发银行秉持开放合作理念,不断加强与上期所、实体企业、仓储物流企业等生态伙伴的合作,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技术赋能方面,浦发银行实时对接上期所综合业务平台,不仅提高业务效率,还通过实时数据共享增强生态伙伴间的信任,为产融协同筑牢基础。